行善是不是一种执着?

修行人必须做到诸恶莫作、众善奉行、发四无量心、六度万行……。大家都能对佛教关于行善的教化背诵得朗朗上口,当中有关善业的修持是行人最乐意也是最常做的,认为善业多做可增加自己的福报亦可帮助他人。有些佛弟子更以修善业为己任,处处行善;但如果我们行善是为了增加福报,增加自己的声誉甚至为了取悦他人,这是“为善”还是“伪善”呢?

 恭闻了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《行善是不是一种执着?》,让我理解到:行人执着地行善是有意识而为的,从行善中修行,积累功德,逐渐使睡眠、昏沉、散乱等盖障远离,自然容易明白法义,懂分辨正邪,拥有正知正见;同时,做好人做好事,菩萨护法也会护持;更重要的是,我们要慢慢养成行善的习惯,将有意识的行善转化为无意识的本能,做了好事自然放下,行善就进入了更高的次第。因此,修心不如修行, 要把大悲菩提心落实于修行上。

 

何谓大悲菩提心?菩提心乃是求真道、求正觉之心。修习菩提心者,必具大智(胜义),大定(三摩地),大悲(行愿)之三德也。大悲为誓愿无一众生不度,必尽己一切利益悲愍、关爱一切众生,无拣选或特定的对象。同时,一切慈悲和怜悯发自真心,一切帮助和关爱出自自然,绝无丝毫矫揉造作,而皆以利他为己任;善行做了便放下,不奢求称赞,不渴望回报。可见,行善、修行非为一时之功,亦非唾手可得其果,故必坚信定得觉果,此乃真正不执着的行善(本段部分内容引用阿王诺布帕母著《入法门论》第327、337-339页)。

 

感恩佛菩萨的教化!

愚子

(备注:此文属个人理解仅供参考,一切正知正见当以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亲说之法义为准。)

发布者:Harmonichome 和諧人家 誠心供養 H.H.第三世多杰羌佛

以持戒心待自己,以慈悲心待眾生,以平常心待生活 #H.H.第三世多杰羌佛 #義雲高 #義雲高大師 #仰諤益西諾布大法王

发表评论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徽标

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.com 账号评论。 注销 /  更改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。 注销 /  更改 )

Facebook photo

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。 注销 /  更改 )

Connecting to %s

%d 博主赞过: